“这片土地是国有资产,需要用地的话,要和湖光农场协商签约,私自侵占属于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3月11日,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法院(下称“麻章法院”)法官、法警到遂溪县建新镇,劝诫非法侵占土地的村民退还土地,维护国有农场的合法权益。
走访田间地头、协商调解纠纷、打击非法占地……2023年以来,麻章法院和广东农垦湖光农场有限公司(下称“湖光农场”)密切配合,联动收地,共处理涉诉案件79宗,其中法院立案31宗,立案前和解48宗,累计追回土地使用费高达589万元,成功执行收回“黑名单”和不规范经营土地面积1375亩。
这一有力举措,犹如一记重锤,向非法占地行为敲响警钟,彰显了双方依法捍卫国有土地权益的坚定决心。
有力度
裁判落地有声形成震慑
土地是承接项目的关键载体,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部分承包商非法占用湖光农场土地,侵犯国有农场权益。为此,在麻章法院的支持下,湖光农场全力推进被占地收回攻坚行动,双方联动共筑国有土地防线。
“湖光农场的土地属于国有资产,被非法占用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法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法院工作人员说。
麻章法院秉持公正、严格执法,用活用好各种执行措施,促成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并对拒不履行的坚决采取有力强制腾迁措施,形成震慑作用,让法院裁判落地有声。
去年8月,麻章法院对一起长期侵占国有土地拒不返还的案件开展强制执行行动。麻章法院执行法官先后5次到执行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综合研判,联合湖光农场、派出所等开展执行行动,成功清理并回收313.69亩国有土地,交还给申请执行人湖光农场。
近日,湖光农场依法向麻章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收回一宗占地总面积789亩的黑名单占地,这是湖光农场面积最大的一宗被占地。鉴于涉案土地面积大且地上作物及附着物情况复杂,采取逐步推进、分批收回方式进行,去年9月已成功收回其中的157亩土地,此次启动收回的地块500多亩,计划利用10天左右时间完成清表。
“这几年来,在麻章法院的支持下,我们持续深化被占地收回攻坚行动和协同监督工作,在土地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每一宗土地回收后,我们同步进行宣传,凝聚起广泛共识和社会支持。”湖光农场常务副总经理徐红川表示。
有温度
善意文明执行为企纾困
“法院既要考虑原告的权益,也要考虑被告的权益。”法院工作人员介绍,法院在严格遵循依法执行的同时,充分彰显人性化执法的温度。
在湖光农场的79宗涉诉案件中,法院通过耐心细致的前期交流,充分发挥调解专业优势,重视与承包户的情感沟通,成功促成48宗案件在立案前和解,累计收回土地使用费283万元。这一创新举措,缓解了立案压力,显著提升了案件处理效率。
在执行过程中,麻章法院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劝解,对各类风险进行充分研判,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刚柔并济,搭建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在一起案件中,被执行人唐某由于拖欠湖光农场两年的土地使用费被起诉,案经二审,法院判令其支付土地使用费和违约金20万元,并腾空涉案土地返还湖光农场。
“现场察看后,考虑到承包土地上种植了农作物,强制清理不是‘最优解’。我们保障申请人权益同时,一直耐心沟通,促成和解,达成双赢结果。”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说,“最终,被执行人唐某支付了所欠费用,双方还就原承包土地达成续租意见。”
“法院判决后,我们要求这些承包人履行义务,但效果不佳。非常感谢执行法官不舍昼夜、不辞辛劳,多次到现场释法明理,几番工作下来,很多承包者主动履约、支付费用,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企业发展利益得到保障。”徐红川表示。
在处理另一起合同纠纷案时,面对地上经济作物处理这一棘手难题,法院促使双方达成以物抵债的双赢协议,顺利收回148亩土地,化解矛盾纠纷。法院工作人员介绍,法院在实地走访中,会评估土地附着物情况。如果被侵占土地栽种的农作物比较值钱,法院会采取评估拍卖,通过以物抵债,减少被执行人的负担。
“我院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发展,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麻章法院院长表示。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3/13/content_1012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