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出色的割技,在2024年广东农垦橡胶割胶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来自红五月农场公司的康德浩斩获第四名,并荣膺“广东农垦十大割胶技术能手”称号。这让康德浩在阳江农垦的割胶战线几乎一夜“爆红”,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
康德浩(左一)在2024年广东农垦橡胶割胶工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典礼上
康德浩是谁?这位“95后”年轻小伙是怎样从割胶“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在高手云集的割胶比武中获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把农垦橡胶事业传承下去
到红五月农场公司从事割胶工作之前,康德浩做过系统工程师、业务经理等,但没有一样工作是收入稳定的。
“这样是没出路的,时常让我感到很焦虑。”康德浩说,长年在外打工与家人聚少离多,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照顾不了。后来,他听说家乡红五月农场的割胶收入不错,推行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优秀胶工有提升的平台与机会。2022年,他下定决心选择了回乡割胶。
回首刚开始割胶的时候,康德浩感触颇多。因为割胶是起早摸黑的工作,他要感受睡意的侵袭,感受黑暗、孤寂的恐惧,感受风寒露冷的考验,还要遭遇到蚊虫、蚂蟥的叮咬。当时,康德浩也曾彷徨,但想到割胶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技术好且勤快的胶工往往还能月入过万,于是他暗暗发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我的祖辈、父辈都是农垦人,我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橡胶林度过,跟小伙伴穿梭于胶林捉迷藏、拾胶籽……”康德浩说,自己有责任把农垦橡胶事业传承下去,“目前胶工岗位很缺年轻人,希望更多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到农垦生产一线从事胶工工作。”
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
康德浩在做胶工之前做过其他技术工种,但从来没拿过胶刀。刚被安排到农场第二作业区24队工作的时候,队长以及队里的胶工都不看好他,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份苦,肯定待不了几天就会打退堂鼓。
面对质疑,康德浩表现得很坦然。他清楚知道,想要得到认可,就要用行动证明。
然而,看花容易绣花难,刚开始练习时,小小胶刀在手上总不听使唤,割线是深是浅浑然不知,有时还会一不小心就伤到手。为此,他也曾气馁过。但,路是自己选的,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
康德浩虚心向技术过硬的老胶工请教,用心揣摩技术要领,反复在树桩上练习,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成百上千次。树桩换了一根又一根,掉下的木屑垒成一座座“小山”。树桩不够用,他就上山找寻一些残桩树、死皮树接着练……胳膊酸了,手掌疼了,康德浩的割技也一天天进步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达到了一等水平,之前质疑他的那些人也都由衷竖起了大拇指。
胶刀锋从磨砺出
一次磨炼,一次成长;一次成长,一份收获。康德浩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选择继续打磨,不断提升自己。“抓刀要稳,接刀要准,行刀要轻,割得要快,深度、割面、切片都要均匀。”他说,“割胶需要手、脚、眼、身的配合,想要技术过硬,日常练习必不可少。”
2024年,康德浩被红五月农场选派参加阳江农垦第十二届割胶工技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而后又代表阳江农垦出征2024年广东农垦橡胶割胶工职业技能竞赛。赛前,他积极参加每一次集训,抓住宝贵机会,与优秀选手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总结经验。集训之余,康德浩还利用闲暇时间加强练习,只求以更细致、更严格的标准做到更好。比赛中,他以从容、淡定的心态走上赛场,稳定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一举夺得2024年广东农垦橡胶割胶工职业技能竞赛传统胶刀组第四名,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康德浩在比赛中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康德浩磨起厚茧的双手,正是他执着坚守的印证。凭借着出色的割技,最近,康德浩被聘为作业区割胶辅导员。“新征程上,我要继续提升割胶技术,割好胶,多产胶,为农垦橡胶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康德浩说。
(供稿:阳江农垦集团,作者:钟炎波、陈玉湘)